发布时间:2021-11-29 11:42:05 阅读量:621
如果要说,城市里最具烟火气、最富人情味的地方,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农贸市场。
的确,农贸市场已经成为无数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那里有细嫩的黄瓜、通红的辣椒,也有芳香四溢的香菜、甜软温润的糯米糕……
农贸市场里“热热闹闹、挨肩擦背,让人感到一种生活乐趣”。
▲农贸市场人山人海
现在的农贸市场
会像以前那样热闹吗?
小小农贸市场,连着大民生。农贸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广大老百姓“菜篮子”的需求,经过数十年的变革与发展,农贸市场已经遍布在全国各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它们凭借价格灵活、方便快捷、新鲜实惠的优势,俘获了无数老百姓的“欢心”。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天热火朝天的农贸市场渐渐变成了城镇上的一块心病:除了脏乱差外,还有设施破旧、交通拥堵深受诟病,加上信息化技术手段落后,以及生鲜超市、社区菜店、生鲜电商等渠道的涌入,使得农贸市场在行业内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传统农贸市场
于是,最近这些年,农贸市场的发展逐渐引发不少人的担忧,行业内唱衰农贸市场的声音不绝于耳,农贸市场的存在更是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传统农贸市场会不会被淘汰?传统农贸市场如何改变当前的困难处境?可以说,这一连串的问号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热议。
各个赛道的厮杀还在继续,讨论的声音也依然此起彼伏,但农贸市场还是原来的农贸市场,不但没有被取代,更没有消失,还走上了一条由国家及政府全力护航的复兴之路。老百姓依然还像以前那样需要它,现在许多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后涅槃重生,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在城市里成为了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智慧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
到底要不要改造升级?
当前,有不少传统农贸市场方在问自己:市场到底要不要改造升级?难道现在只有通过改造升级才能实现突围吗?升级后就能改变现在的困难处境吗?
其实对于市场方的这种疑惑,相信很多人都很理解,毕竟改造升级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进去,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资金。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是市场要不要升级的问题,而是城市发展、老百姓需求以及市场自身发展早已经在倒逼市场要进行换挡升级。
▲颜值与内涵并举的市场更受消费者欢迎
政策驱动
农贸市场升级成趋势
众所周知,农贸市场是老百姓的“菜篮子”,也是国家民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和国家对农贸资源调配的基础作用,具有较强的民生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作用及地位不可撼动。
一直以来,农贸市场的发展始终牵动着国家政府的心,出台了许多政策。往远地说,2009年8月,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实施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的通知》开展标准化菜市场示范工程试点,农贸市场的建设开始有了统一标准的规章制度。
▲国家层面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政策
而往近地说,2016年3月,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被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农贸市场作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而在最近的三年期间,国务院、商务部又陆续出台了新的政策,全国各省市政府迅速响应,不仅推出了具体的落地政策,更是投入了专项资金大力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所以,在国家及各省市政府的政策及资金的双重推动下,各地农贸市场迅速响应智慧农贸市场的改造建设,智慧农贸行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需求驱动
消费升级推动市场破局
农贸市场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场所。面对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传统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一方面市场自身弊端日益凸显,加上新渠道的冲击下,农贸市场所暴露的问题被持续放大。另一方面是市场在环境舒适性、便利性及智慧化、人性化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传统农贸市场亟需破局
走进很多的老旧农贸市场,潮湿脏乱的环境、刺鼻难闻的气味,令人倍感不适;不合理的摊位规划,导致消费者买菜费时费力;单一的支付方式,劝退年轻消费群体;菜品价格不透明,缺斤少两较为普遍;食品安全令人担忧,以及业态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消费者等等,市场亟需破局。
而当前持续发展的智慧农贸市场模式恰恰可以解决农贸市场的“燃眉之急”。传统农贸市场改造为智慧农贸市场后,不仅可以有清晰地规划布局、完善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还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舒适、更便捷、更多元的消费体验,从环境到布局,再到设施,以及消费者关心的食品安全、支付需求等方面同样可以实现全面的提升。
▲为经营户配备信用公示屏
管理驱动
市场发展亟需突围
农贸市场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只是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市场在管理上并没有得到很大的进步,很多市场依然采用的是粗放低效的模式来管理市场,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很多行业都在享受着这些技术所带来的红利,但传统农贸市场似乎“慢半拍”,更是没有充分运用起来。
一般来说,农贸市场经营户不算少,商品种类更是丰富也复杂,所以经营户和菜品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纯依靠人工,不仅效率不高,还很容易出错。而且农贸市场整体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低,又制约了市场方对经营户、商品的高效管理。
▲智慧农贸市场实现高效管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农贸市场商品过多且繁杂,经营户进货的渠道五花八门,市场方很难保证食品的来源渠道,大部分市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菜品溯源管理,导致食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这也是推动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重要原因。
古往今来,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很毒”的,消费者看到市场的管理跟不上,自然就不会买单,尤其是当下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体验的情况下,市场管理一旦跟不上,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购买,也会影响到经营户的日常生意,这也就直接会冲击市场的收益,孰轻孰重不言自明了。
▲消费者可扫码支付
让人欣慰的是,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现在全国许多传统农贸市场纷纷向智慧农贸市场发展,最终实现了数字化、智慧化的升级。通过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和助力,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的颜值与内涵,同时有不少市场更是积极引入了线上销售的平台,使消费者买菜更加便利、更加省心,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作为在智慧农贸、农批行业深耕多年的林鲲科技,凭借完善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为农贸、农批市场信息化改造升级提供完整的智慧应用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167
“农改超”与“农加超”市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服务、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经营优势,但相对传统农贸市场,也有着价格偏高、交易方式不灵活、消费群体不够庞大等弊端。因此,林鲲君对“农改超”与“农加超”的运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01.政府应加强引导,做好相关配套建设
政府应为“农改超”与“农加超”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和竞争机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农改超”与“农加超”的领导,把“农改超”与“农加超”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年度考核
02.企业应合理布置销售网点
企业应统筹规划,分析目前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购买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要求和消费习惯,采用多种经营业态和模式,在网点的分布上做到合理、科学和便利。首先,在原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立较大规模的生鲜超市,其主营产品应是生鲜产品,品种较齐全,同时也可适当经营日常用品,并按照超市的模式进行操作。
03.企业应适度规划,提高效益
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无论采用哪种模式,要提高赢利能力,就必须降低价格成本,形成对传统农贸市场的相对成本优势。就是说,超市经营的农产品,绝对价格可以等于或略高于传统农贸市场,但综合比较质量、安全、服务等优势后,应具有相对的农产品营销价格优势
因此,“农改超”与“农加超”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从已经取得成功的超市企业的经验看,超市的农产品价格可以比农贸市场低,但这必须要以超市的规模化经营及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前提。
04.加强品牌商品的经营
结合生鲜超市的经营定位和操作方式,在商品购进中,应增加品牌商品或标准化产品的数量,优化生鲜商品的品种结构,同时,充发利用超市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特定的商品进行自有品牌的开发,增强竞争优势
生鲜商品的采购包括当地采购和跨地区产地采购。当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因为保鲜原因不适于远途运输的生鲜商品,跨地区产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距离内远途调运,或者经过保鲜加工处理的生鲜的商品。
林鲲科技一直行走在为农贸市场“农改超”与“农加超”的综合解决方案道路上,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助推农贸行业的稳步发展。
林鲲科技专注智慧农贸市场领域15年,面向全国提供农贸市场软硬件升级改造等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欢迎广大农贸市场行业人士来公司洽谈合作!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1478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789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956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