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14:09:01 阅读量:347
如今,高损耗、低效率、价格高已成为悬在传统菜场头上的三把利剑。从供应链角度来说,凌晨采摘的蔬菜,往往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下午甚至第二天才能到达菜场,新鲜度大打折扣。再加之中间环节层层加价,货源不稳定,品种单一等因素,商户进货全凭经验,经常出现“订多了烂仓库,订少了空摊位”的窘境。综合以上种种,当下多数菜场正在面临“卖不动”的困局。

PART-01:“卖不动”根源何在
损耗高
菜场的主要进货渠道为大型批发市场或本地及周边的农户。该进货模式的特殊性,催生了运输时间长、冷链缺失、储存条件差、信息不畅等问题,导致损耗率极高。这是成本黑洞,也是摊主利润的“杀手”。

不新鲜
和自产自销的直供摊位相比,冗长的进货供应链容易出现环节多、链条长、效率低等问题。凌晨采摘的菜,往往要等到下午甚至第二天才能到达市场摊位,新鲜度大打折扣,消费者自然不愿为之买单。

价格高
菜场内售卖的菜品,从农户流转到消费者手中至少要经过4层供应链,其中包括经纪商、批发商、二级批发商等多级分销,每个环节都需要运输、装卸,再叠加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最终转嫁消费者身上。面对超市、生鲜电商的价格战、红包补贴,传统菜场可谓毫无竞争力。

品种少
如果过度依赖单一供应链,季节、天气等变化都会对菜场进货渠道产生巨大影响,出现货源不稳定的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久而久之,消费者失去与菜场之间的稳定连接,加剧“卖不动”困局。

信任危机
近些年来,媒体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如“毒生姜”、“瘦肉精”等),加剧了消费者对菜场的信任危机,该问题一旦产生,很容易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加之消费者对“无农药、无添加”的需求日益强烈,菜场菜品难以完全满足这一期待。

综合以上阐述的种种负面因素,可以看出消费者目前顾虑的本质在于“风险感知”及“信任缺失”的叠加。想要由“卖不动”到“不够卖”的局面转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传统供应链及供应模式的弊端,逐步重建消费者对菜场的信任。

PART-02:从“卖不动”到“不够卖”
想要优化菜场供应链,可以围绕“短、快、准、优”四字口诀,逆转现有“卖不动”局面:
短
想要规避供应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风险,可以从环节入手,通过直采直供的模式,砍掉多余的流转环节。最大程度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生鲜果蔬、肉类、水产)的新鲜度、口感和营养价值。

快
想要让供应链流转速度更快,需要优化物流环节,实现“高效”和“锁鲜”的核心目标。与优质农业基地、合作社等建立直供合作关系,并通过建设覆盖仓储、运输、摊位的全程冷链体系,构建一个从产地到摊位的直供体系。

准
想要减少损耗,需要秉承“以需定产”的原则。通过分析主流客户的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调整进货策略。针对老年居民,可增加普通散装蔬菜;针对白领群体,可增加包装好的净菜、半成品菜;针对餐厅,可提供量大价优的批发服务。

优
从目前主流的消费观念来看,消费者正变得更加理性和注重内在价值,追求“质价比”与悦己体验。针对该消费观念的转变,经济发达地区的菜市场可以设置“精品菜”、“有机菜”等摊位,培养消费者为“价值”付费。

菜篮子里装着民生百味,也承载着城市的温度。当一条高效的供应链在背后发力,传统菜场才能摆脱困境,重新焕发活力,让摊主的笑容更灿烂,让城市的烟火气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167
“农改超”与“农加超”市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服务、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经营优势,但相对传统农贸市场,也有着价格偏高、交易方式不灵活、消费群体不够庞大等弊端。因此,林鲲君对“农改超”与“农加超”的运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01.政府应加强引导,做好相关配套建设
政府应为“农改超”与“农加超”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和竞争机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农改超”与“农加超”的领导,把“农改超”与“农加超”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年度考核
02.企业应合理布置销售网点
企业应统筹规划,分析目前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购买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要求和消费习惯,采用多种经营业态和模式,在网点的分布上做到合理、科学和便利。首先,在原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立较大规模的生鲜超市,其主营产品应是生鲜产品,品种较齐全,同时也可适当经营日常用品,并按照超市的模式进行操作。
03.企业应适度规划,提高效益
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无论采用哪种模式,要提高赢利能力,就必须降低价格成本,形成对传统农贸市场的相对成本优势。就是说,超市经营的农产品,绝对价格可以等于或略高于传统农贸市场,但综合比较质量、安全、服务等优势后,应具有相对的农产品营销价格优势
因此,“农改超”与“农加超”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从已经取得成功的超市企业的经验看,超市的农产品价格可以比农贸市场低,但这必须要以超市的规模化经营及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前提。
04.加强品牌商品的经营
结合生鲜超市的经营定位和操作方式,在商品购进中,应增加品牌商品或标准化产品的数量,优化生鲜商品的品种结构,同时,充发利用超市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特定的商品进行自有品牌的开发,增强竞争优势
生鲜商品的采购包括当地采购和跨地区产地采购。当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因为保鲜原因不适于远途运输的生鲜商品,跨地区产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距离内远途调运,或者经过保鲜加工处理的生鲜的商品。
林鲲科技一直行走在为农贸市场“农改超”与“农加超”的综合解决方案道路上,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助推农贸行业的稳步发展。
林鲲科技专注智慧农贸市场领域15年,面向全国提供农贸市场软硬件升级改造等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欢迎广大农贸市场行业人士来公司洽谈合作!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1478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789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956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