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9 13:39:49 阅读量:978
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数字农贸”作为数字城市的一部分,为城市内“数字生活”贸易规划,智能化农贸,网络化管理与服务,食品流通安全及溯源,大数据整合提供了条件。广义上讲,以农贸市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农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整合、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实现农贸市场内或农贸市场与农贸市场之间的经济、生态各个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根据数字城市的特征,数字农贸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
第一,数字农贸包含物联网。实现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实现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实现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这当中不仅包含农贸市场交易数据,交易总额,单菜品交易量及交易额,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每日客流量数据等等,还包括地区多个市场的数据整合汇总及分析,甚至于多个区域乃至全国的数字化整合,服务于人类。我们不再是小个体经营,不是零散的数据采集,而是以国家单位的数字化整合计算及分析。
第二,数字农贸面向应用和服务。数字农贸不仅仅是数据收集,更重要的是它用过采集过来的大量数据,通过数据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等计算技术来实现数据结果的可应用性和可服务性,不单纯是记录和汇总。
第三,数字农贸与物理农贸市场融为一体。数字农贸不光是数据采集,整合,智能计算分析,其根本还是服务于人,以人为基础,它需要和物理农贸市场进行融合,将智能化体现到物理农贸市场当中,数据收集来源于人的购物消费活动等行为,最终大数据分析后的结果也是服务于人的购物新消费活动中去,形成数字农贸的闭环生态。
第四,数字农贸能实现自主组网、自维护。针对数字农贸而言,自主组网和自维护是数字农贸前身的智慧农贸所具备的性能。物理运作层面的智能化、网络化,这点毋庸置疑。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167
“农改超”与“农加超”市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服务、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有着经营优势,但相对传统农贸市场,也有着价格偏高、交易方式不灵活、消费群体不够庞大等弊端。因此,林鲲君对“农改超”与“农加超”的运营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01.政府应加强引导,做好相关配套建设
政府应为“农改超”与“农加超”提供良好的运作环境和竞争机制,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农改超”与“农加超”的领导,把“农改超”与“农加超”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实行年度考核
02.企业应合理布置销售网点
企业应统筹规划,分析目前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其购买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并结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消费要求和消费习惯,采用多种经营业态和模式,在网点的分布上做到合理、科学和便利。首先,在原有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建立较大规模的生鲜超市,其主营产品应是生鲜产品,品种较齐全,同时也可适当经营日常用品,并按照超市的模式进行操作。
03.企业应适度规划,提高效益
农产品超市化经营,无论采用哪种模式,要提高赢利能力,就必须降低价格成本,形成对传统农贸市场的相对成本优势。就是说,超市经营的农产品,绝对价格可以等于或略高于传统农贸市场,但综合比较质量、安全、服务等优势后,应具有相对的农产品营销价格优势
因此,“农改超”与“农加超”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从已经取得成功的超市企业的经验看,超市的农产品价格可以比农贸市场低,但这必须要以超市的规模化经营及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前提。
04.加强品牌商品的经营
结合生鲜超市的经营定位和操作方式,在商品购进中,应增加品牌商品或标准化产品的数量,优化生鲜商品的品种结构,同时,充发利用超市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特定的商品进行自有品牌的开发,增强竞争优势
生鲜商品的采购包括当地采购和跨地区产地采购。当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因为保鲜原因不适于远途运输的生鲜商品,跨地区产地采购的生鲜商品主要是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距离内远途调运,或者经过保鲜加工处理的生鲜的商品。
林鲲科技一直行走在为农贸市场“农改超”与“农加超”的综合解决方案道路上,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致力于助推农贸行业的稳步发展。
林鲲科技专注智慧农贸市场领域15年,面向全国提供农贸市场软硬件升级改造等综合解决方案服务,欢迎广大农贸市场行业人士来公司洽谈合作!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1478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789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956
发布时间:2018-12-02 阅读量:654